笔趣顶点

笔趣顶点>夜读的诗意 > 第237章 武则天羽音(第1页)

第237章 武则天羽音(第1页)

武则天诗之二十四

唐明堂乐章十一

武则天的《唐明堂乐章·羽音》虽短短数句,却满溢着对祭祀的郑重、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以及对国家的深切期许。作为一首四言诗,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,展现出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,引领我们走进武则天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。

羽音葭律肇启隆冬,苹一作蕴藻攸陈飨祭。黄钟既陈玉烛,红粒方殷稔岁。逐联及整体赏析

首联:“葭律肇启隆冬,苹藻攸陈飨祭。”

诗的开篇,武则天将笔触落在季节的更替与祭祀的筹备上,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。“葭律肇启隆冬”,在古代,人们用葭莩之灰置于律管中,以测节气变化,当某一节气来临,相应律管中的灰便会飞出,而与冬季对应的律管,就标志着寒冬的正式降临。这里的“葭律”,不仅是冬季的象征,更像是一种自然秩序的宣告,意味着万物进入收藏蛰伏,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对过往的回顾与感恩,为即将到来的祭祀奠定了深沉的情感基调。“苹藻攸陈飨祭”,“苹”和“藻”是古代祭祀中常用的水草类祭品,“攸陈”表示有条不紊地陈列。在这隆冬时节,人们精心准备好苹藻等祭品,恭敬地摆放在祭祀场所,以飨神灵。这一行为,体现出祭祀的庄重与虔诚,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对天地神灵的敬畏,仿佛通过这些质朴的祭品,能与神秘的力量建立起联系,传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祈愿。

颔联:“黄钟既陈玉烛,红粒方殷稔岁。”

此联进一步将祭祀的神圣感推向高潮,同时融入了对国家富足的祈愿。“黄钟既陈玉烛”,“黄钟”是古代十二律之首,与冬季相应,在祭祀中具有重要地位,代表着天地间的正气与秩序;“玉烛”则象征着祥和的气象,寓意着风调雨顺、国泰民安。当黄钟奏响,玉烛陈列,整个祭祀场景仿佛被赋予了神圣的光辉,象征着光明与希望的降临。“红粒方殷稔岁”,“红粒”指代饱满的粮食颗粒,“殷”表示富足、丰盛,“稔岁”即丰收之年。这一句描绘出一幅丰收的美好景象,饱满的粮食堆满仓廪,象征着国家的富足与繁荣。武则天通过此联,不仅展现了祭祀的庄重与神圣,更表达出对祖先庇佑的深切期待,希望在祖先和神灵的护佑下,国家能够岁岁丰收,百姓安居乐业。

整体赏析

通览全诗,《唐明堂乐章·羽音》宛如一幅冬日祭祀的精美画卷,又似一首庄重的颂歌,将对天地神灵的崇敬与对国家繁荣的期望紧密相连。诗中巧妙运用“葭律”“黄钟”“玉烛”等丰富意象,这些意象源自古代的音律、祭祀文化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;同时,“苹藻”“红粒”等词语又将生活场景与祭祀仪式相融合,使诗句既有庄重的仪式感,又不失生活的烟火气。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,短短几句,便勾勒出冬季祭祀的完整画面,营造出深远而神圣的意境。从历史的角度看,这首诗不仅是对祭祀场景的生动记录,更是武则天治国理念的一种表达。她深知礼仪制度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,通过庄重的祭祀仪式,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,凝聚民心,表达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。它为后世研究武则天时期的政治、文化和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文学样本,让我们得以一窥那个时代独特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两世都对死对头狠狠宠  小懒懒爱吃小羊羔的新书  60空间,谁还不买几座四合院  末世黑暗救世主  天生烂桃花,开局遇到海后学姐  F4与四位大佬疯狂宠  重生只想养仨崽,绝色世子还要生  末世降临废土求生  嘿嘿,我可能不是只系统  韩梦楼  穿越兽世:团宠的我成兽神了  快穿:咸鱼女配她在各位面躺赢  盗天骨  废土生存密码  漂移与爱情  一个退伍老兵的另类江湖  农村狼帝混都市  乡野山村逍遥小神医  逆子别闹了,爹是木匠皇帝  崩坏:从最弱律者开始生活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