寒雨连江夜入吴,平明送客楚山孤。
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
赏析
-“寒雨连江夜入吴”:描绘出烟雨笼罩吴地江天的景象,织成愁网。“连”“入”二字写出雨势连绵,也暗示诗人因离情萦怀而夜不能寐,同时展现出高远壮阔的境界。
-“平明送客楚山孤”:清晨友人即将登舟北归,诗人遥望江北远山,想到友人将隐没在楚山之外,孤寂之感油然而生。诗人将离情凝注在楚山之上,一个“孤”字自然引出后两句临别叮咛。
-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”:是千古名句。早在六朝刘宋时期,诗人鲍照就用“清如玉壶冰”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。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,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自己依然冰清玉洁、坚持操守的信念,比相思言辞更能表达对亲友的深情,也展现了诗人蔑视谤议的自誉。
艺术特色
全诗即景生情,情蕴景中。苍茫江雨和孤峙楚山,烘托出送别时的凄寒孤寂,也展现了诗人开朗胸怀和坚强性格。孤山与冰心玉壶的比象相互照应,令人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、冰清玉洁的形象,构思精巧、用意深婉,融化在清空明澈的意境中,天然浑成,含蓄蕴藉,余韵无穷。
创作背景
-时间:一般认为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(741)之后、天宝六载(747)之前,常见说法是天宝元年(742年)。
-地点:在润州(今江苏镇江)的芙蓉楼。
-事件:王昌龄的朋友辛渐拟由润州渡江,取道扬州,北上洛阳,王昌龄陪他从江宁(今江苏南京)到润州,然后在此分手,遂作此诗送别。
-作者境遇:王昌龄因“不护细行”“谤议沸腾”,即为人不拘小节、言行举止随意而遭人诽谤,仕途不顺。他于开元二十五年(737年)第一次被贬到岭南,三年后归来改任江宁丞,写此诗时正处于这一任期内,处于仕途的困顿时期。
创作背景对作者的影响
仕途不顺引发的孤独与愤懑
王昌龄写此诗时正处于江宁丞任上,仕途不顺且遭人谤议。这种境遇使他在诗中借“楚山孤”来展现自己的孤独,不仅是送友时对友人离去后自身形单影只的感慨,更暗示了自己在仕途困境中孤立无援的状态,强化了全诗的孤寂氛围,也流露出不被理解、遭受误解的愤懑。
远离亲友的思念与牵挂
诗人远离故乡洛阳,在江南与友人分别,更添思乡之情。“洛阳亲友如相问”直接体现了对亲友的思念,他希望友人能带去自己的消息,让亲友放心,传达出对亲友深深的牵挂。
坚守操守的决心与自勉
在被贬和遭谤的背景下,诗人以“一片冰心在玉壶”表明自己的品格和操守,借此向亲友和世人表明,虽身处困境,但仍会保持高洁品质,不与世俗同流合污。这既是对亲友的告慰,也是在困境中对自己的激励与自勉。
总之,创作背景使《芙蓉楼送辛渐》的情感表达既包含了送别友人的不舍、孤寂,又有对亲友的思念,更有在困境中坚守自我的坚定,丰富而深沉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CSGO之爆头反馈系统 千年青蛇八岁娃 诡异降临,开局烧万亿冥币成神 大秦: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 综影视:想穿就穿 穿书后和上京第一纨绔HE了 携众美争霸业 我在网王世界当团宠 穿越东京,我为大天师 谁规定剑仙就不能搞笑? 综武之染上了曹老板癖好 大奸臣当道 明末小道 在爱情公寓的搬运工 出狱当天,前妻的靠山跪在我面前 饿殍:同生 多子多福,从穿越段正淳开始 我成为小智的金手指 僵尸:茅山小富翁,馋哭九叔 小哭包的大领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