嬴政确实心情不佳,但他脸上没显出什么端倪,只稍稍眯了眯眼。
殿中臣子们都下意识把呼吸放轻了一点,没敢偷偷瞟一眼龙颜。
“西汉建立后,统治者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,使得国家的经济恢复了发展,社会重现稳定。”
秦,殿中,众人的脸色更难看了。
刘邦倒是很高兴,他在园子里坐着,看天上的巨幕。
他不喜欢看小屏幕,觉得不带劲,所以基本都是看大的,眼下听到李晓诗提起他们,说没点高兴是假的。
特别是李晓诗接下来又说了一句:“在汉武帝时期,大一统的局面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和发展。”
他们老刘家的子孙,就是厉害啊!
刘彻也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发自内心的笑。
“大一统”得到了巩固,那就是说他的确把外敌给狠狠打击了,正像之前天目里说的那样,卫霍彻底击溃了匈奴——
李晓诗:“两汉时期,科技、文化,都有了很突出的成果。”
“接下来,就先从这一部分的第一课、也就是课本的第九课:‘秦统一华夏’开始吧!”
用来做每一课引入语的,惯例是几个问句:“之前的视频里,我们都知道了秦王嬴政灭六国、大一统,那么秦到底是怎么样灭掉六国的?统一之后,秦又建立了什么样的制度呢?秦是怎么样去巩固这份统一的呢?”
六国贵族:。
很好,真对口了。
就算他们没有在这段时间里研究秦法秦律,那也是无比对口的。还有谁能比他们更了解秦是怎么灭六国的吗??
可能有吧,毕竟哪一国的都更了解自己国家是怎么被灭的。但这影响什么吗?反正,就算没亲眼见、那还能没听过吗?
就是吧,虽然知道,但真要让他们自己说出来的话,还是有点憋屈的。
正在观看天幕的历代秦王:是啊,是怎么灭的呢?怎么灭的呢?迫不及待想看他们子孙的英勇成就了!
李晓诗:“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了,从公元前770年春秋时代的开始、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的建立,这五百多年的时间里,华夏一直是处于一种随时都在爆发战争的状况中的。打仗打了五百多年,不说征粮征税,哪怕只说征兵呢,也让老百姓们都对战争厌恶不已。更何况连年的战争还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,所以各个国家的人民都很希望赶快结束战乱,让大家都过上安定稳定的生活。”
此言一出,无数正在看天幕的老百姓们都忍不住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。
打仗本身就很让人难受了,就更别提一连打五百多年了。那岂不是祖祖辈辈好多代人都是在战争里出生,又在战争里死亡的么。这一天天下来,朝不保夕的,谁不想安安稳稳过日子?
所以能赶紧结束就结束吧,如果让他们和当时的老百姓们换个位置,他们估计心里想的就会变成:管他是哪个国家的,能结束战争、还他们一个安定的生活,让他们安安分分种地就行。最好赶快来人把天下给统一了。
但是问题就又来了。
如果是战国后期的那种局面之下,大家都是一个时期过来的,谁的实力也不是碾压级的,都是旗鼓相当、强弱轮换的。如果在这种互相都很平衡的局面下去打,一时半会儿分不清胜负的,那又会是另一种持久的折磨了。
能不能来个有实力的大国、直接把其他六个都个搞了呢?
历史的结果是:能。
“经历了商鞅变法的秦国,又经过了好几代秦王的努力和积累,实力国力上、秦远超了其他六个国家。所以,秦在这个时候,就是那个已经具备了这种结束战争条件的国家。”李晓诗看着课本,嘴里说着,“等到王位传到了秦王嬴政的手中时,除了历代秦王留下的基业,他自己本身也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。”
李晓诗这会儿不叫嬴政哥哥、也不叫始皇哥哥,连政哥哥都不叫了。她对话里的这位“能够一统六国的秦王嬴政”语气并不怎么崇敬、也不含任何贬低、更没有任何评判的语意,而是以一种单纯地在讲述历史前辈的态度说起“秦王嬴政”——客观、尊重,而礼貌。
立场不同,看待人的角度也不同。
她只负责说事实,说课本上记载的事实,至于观众们究竟要怎么样去看待这位秦王、这位帝王,那就交由他们自己去判断了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炮灰攻带着白猫媳妇穿回来了+番外 热吻时差+番外 和渣攻一起重生后 (历史同人)曹操是我爹[三国]+番外 深度解析皇帝内经 (神话同人)神棍也要晚自习 (综漫同人)迫害系剧本扮演法+番外 (历史衍生)科技强国,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+番外 反派他人美心善+番外 和战损黑豹元帅先婚后爱+番外 被偏执发小掰弯之后 茧房效应+番外 双生崽崽又在娃综玩找茬+番外 修仙很内卷,我劝你稳重 龙傲天他答应了!!/男主他真肯嫁我啊?! 我当兽医那些事儿 日月重光(我在大明做卷王)+番外 一个故事 开局茅草屋,农家走上致富科举路 和偏执帝王一起重生后/阴郁受重生后